您的位置:首页 > 政法要闻 >
川渝消委联合发布“五一”消费提示
www.wy.dazhoupeace.gov.cn 】 【 2025-04-27 15:52:58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五一”假期临近,为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为消费者构建安心、舒心、放心的假期消费环境,川渝两地消委会基于对本年度消费市场特点及发展趋势的深入调研与分析,特发布2025年“五一”消费提示。该提示涵盖购物、餐饮、旅游出行等多个关键消费领域,旨在为消费者提供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消费指引。


  一、购物消费:理性甄别,绿色消费


  (一)选择正规渠道

  无论是线上购物还是线下购物,务必选择证照齐全、信誉良好的商家或平台。线上优先考虑知名度高、口碑佳、评价好的电商平台,线下则选择管理规范的商场、超市、专卖店等。在参与预付式消费,如办理美容美发卡、健身卡时,要审查商家资质,签订书面合同,明确消费项目、金额、有效期、退费规则等关键条款,规避商家跑路风险。


  (二)辨别商品质量

  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尤其是在促销活动期间,要保持理性,谨慎辨别因“特价打折、大额满减”等营销宣传。仔细查看商品包装、标识,确认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表等信息,不购买“三无”产品与假冒伪劣商品。对于超低价商品,多留个心眼,从商品细节、品牌授权等方面辨别真伪,避免贪小便宜吃大亏。同时,在网购或直播间消费时,参考其他消费者评价,留意主播对商品的介绍是否与实际相符。


  (三)保护个人信息

  在消费过程中,注重个人信息安全。不随意向不明来源的网站、APP 或商家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谨慎扫码,警惕来路不明的二维码,以防信息泄露导致财产损失。例如,在连接公共Wi-Fi时,不要进行涉及资金交易的操作;线上购物时,选择正规支付渠道,不轻易点击陌生支付链接。


  (四)购买简约包装

  倡导消费者自觉选择简约适度的包装产品,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拒绝为过度包装买单。鼓励消费者主动参与社会监督,在购买生鲜食用农产品时,可以使用过度包装判断小程序(包装帮)来确定该产品是否存在过度包装的情形,如发现存在过度包装嫌疑的商品,请及时向当地消委组织进行投诉或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二、餐饮消费:安全健康,杜绝浪费


  (一)选择优质商家

  就餐时优先挑选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卫生条件达标的餐饮商家。可通过查看商家店内卫生状况、餐具消毒情况以及食客评价来判断。对于提供预制菜的餐厅,购买预制菜产品时,仔细观察菜品是否存在感官异常、腐败变质、油脂酸败等问题,若有此类情况,切勿食用。


  (二)践行节约理念

  养成“按需点餐”的习惯,根据用餐人数、食量合理搭配菜品。积极选择提供“小份菜”、“半份菜”的餐厅,这类菜品分量适宜、价格亲民,既能满足多样口味需求,又能有效避免食物浪费。用餐时使用公勺、公筷,拒绝食用野味和长江野生鱼等保护物种。用餐结束后,主动要求商家提供环保打包盒,将剩余食物打包带走,持续践行“光盘行动”,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三、旅游消费:规划先行,文明出行


  (一)选择正规旅行社

  参团旅游要选择证照齐全、资质良好、信誉度高的正规旅行社。仔细查看旅行社的营业执照和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坚决避开“零团费”、“低价游”陷阱。签订旅游合同前,认真研读合同条款,对行程安排、住宿标准、餐饮质量、购物安排、退费规则等容易引发纠纷的事项,在合同中清晰明确,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二)做好出行规划

  提前掌握旅游目的地的天气、交通状况以及景区开放时间等信息,制定合理行程。通过正规网络平台预订车票、酒店和门票,密切关注景区限流政策,提前预约,尽量选择错峰出行,提升旅游体验。自驾游出行前,全面检查车辆状况,准备好应急物品,合理规划路线,避免疲劳驾驶。


  (三)做到文明旅游

  严格遵守旅游目的地的法律法规和景区规定,爱护文物古迹和自然环境。参观游览时不大声喧哗,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自觉维护景区秩序与环境卫生。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以文明的言行展现游客良好形象。


  四、住宿消费:谨慎选择,保障权益


  订房时多做比较,理性看待网红酒店和民宿,充分了解酒店或民宿的真实情况,包括房间设施、卫生条件、周边环境等。关注不同预订渠道在价格、退订政策上的差异,优先选择信誉良好的第三方平台。办理入住时,仔细核对房间类型、收费标准与结算方式,妥善保管贵重物品。若遇到房间与预订不符、价格变动等问题,及时与酒店沟通解决。


  五、维权保障:留存凭证,积极维权


  消费过程中,无论线上线下,都要及时索取并妥善保管购物发票、小票、电子交易记录、聊天记录、服务合同等消费凭证。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如商品质量问题、服务不到位、虚假宣传等,首先与商家积极沟通协商;协商不成,可向当地消委组织投诉,或通过全国消协智慧315小程序、各地消委组织公众号等渠道投诉。


  希望广大消费者牢记以上消费提示,在“五一”假期理性、健康、绿色消费,度过一个愉快、安全、文明的假期。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刘文慧)

编辑:唐浩博
万源长安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