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孝悌仁之本。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有许许多多敬老爱老的故事在传颂,但也免不了遗弃老人不尽赡养义务的事情发生。
为己私欲 遗弃老人
石坝村的村民袁某和妻子共同生育了三儿一女,早年妻子病故,其家庭成员内部达成了关于赡养老年人的协议:由袁某的三个儿子各负责一个老年人(包括袁某的母亲)养老送终。其大儿子与小儿子均已按照协议履行义务,但到本该赡养袁某的二儿子这儿却发生了一段小插曲。
2024年5月,袁某的二儿子因与其在家发生矛盾,于是把他赶出家门丢在当地政府门口。经政府多次调解无果后,袁某诉至法院。
如我在诉 快立快审化解矛盾
草坝法庭王法官在收到袁某的起诉状后,考虑到其无人照看的情况,迅速立案并向其四个子女送达了开庭传票。同时前往当地政府了解情况,督促袁某的四个子女需全部到庭参加诉讼。
庭审当天,考虑到袁某已年过八十,担心老人在开庭时情绪激动致身体受伤,王法官决定采取“背靠背”的调解方式。一方面安排其他干警关注、安抚老人情绪,持续关注其身体情况;另一方面认真听取子女意见,找到双方矛盾所在。
原来,因二儿子觉得袁某年事已高,需要专人不间断看护,而自己作为家中的主要收入来源,其事业必然会被耽误,故不愿意赡养。而其他几个子女均认为自己已按照家庭协议完成了相应义务,不应再承担袁某的赡养责任。
得知双方的争议所在,王法官从法理、情理角度出发与四个儿女进行沟通,向其讲解法律规定及本地赡养费标准,告知其赡养老人是法律规定的子女应尽义务,不得以任何方式改变,也不得附加任何条件。“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以老人现在的身体状况,如果都推诿扯皮,不愿尽赡养义务,会给老人的健康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害,再想尽孝恐怕为时已晚。
最后,四个儿女终于被说动,重新确定了赡养方案,并表示以后一定多孝敬老人,常关心常探望。同时,王法官在调解该案后,及时向检察院说明了老人家的具体困难,成功帮助老人申请到了司法救助,双方矛盾得到彻底化解。
下一步,万源法院草坝法庭将持续聚焦老年群体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解决好老年群体的操心事、烦心事,探索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适老型”服务,让法治的阳光照亮每一位老年人的幸福晚年。
(韩涛 王瑞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