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检察动态 >
万源:打造生态环境检察室 护林守山与花萼相辉
www.wy.dazhoupeace.gov.cn 】 【 2022-04-12 10:42:03 】 【 来源:达州长安网

  四川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川陕渝三省市交界处,系汉江、嘉陵江的分水岭,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保护地和达州市境内唯一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大巴山的“生物基因库”“物种避难所”,其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嘉陵江和汉江流域乃至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产生着重要影响。

微信截图_20220412104315.png

  近年来,万源市检察院紧紧围绕万源市委市政府“生态福地·和美万源”战略部署,把打造“生态检察”作为工作思路,依托四川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立了“四川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检察室”,主动而为,置身于生态环境保护最前沿,守护花萼山的青山绿水,全力打造“花萼山自然保护区”检察品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检察产品。


  立足检察职能,护航生态花萼


  万源市检察院整合检察资源,在花萼山保护区核心场镇创新设立生态环境检察室,配备专班,集中办理涉保护区生态环境领域案件,以“办案”抓“保护”,护航花萼生态平衡。一是在打击中保护。严厉打击在保护区内非法采矿、捕鱼、狩猎的违法行为。办理相关刑事案件26件37人,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5件。二是在监督中治理。充分运用检察建议方式,针对非法捕鱼、农村垃圾处理、河道垃圾清理、矿山污染等问题,及时督促行政机关和自然保护区内的乡镇政府依法履职。办理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案件19件,建议内容均被采纳,相关问题均整改到位。深挖个案中反映出的治理漏洞、安全隐患等共性问题,及时制发检察建议,弥补漏洞,排除隐患。三是在救助中发展。积极主动开展司法救助,助力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向保护区内的五类重点人员发放司法救助金5.1万元,防止相关人员因贫困走上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的道路。


  坚持能动司法,注重保护实效


  生态环境资源遭到破坏后,惩罚破坏者与修复被损的生态环境同等重要。万源市检察院坚持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积极探索生态修复机制,最大限度恢复被破坏的生态资源。一是坚持土地整治与固废清理并重,强化土地资源保护。如办理的王某某非法占用耕地一案,万源市检察院尊重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特殊规律,选择生态保护区边缘的破坏现场建立生态修复基地,督促修复受损土地(含耕地和林地)约57亩,其中复垦耕地约11亩;督促清除生活垃圾10余吨,有效保护了土地资源。二是坚持规范采矿与促进复绿并重,强化自然环境保护。整治砂石厂等企业3家,督促企业加大环保设施投入,修复矿区及周边受损土地面积10余亩。三是坚持林木资源与野生动物保护并重,强化生态系统保护。督促修复受损林地约27亩,补植树木6000余株,督促违法行为人支付生态修复费用近5万余元。三、树立精品案件意识,案件办理质量提升明显。


  树立精品意识,提升案件质效


  万源市检察院以求极致的理念,努力办好每一件公益“小案”,实现办理一个案件,挽救一个家庭,恢复一片生态,教育一方群众。坚持精品意识引领,充分考量“天理、国法、人情”,力争实现办案效果最大化。在办理谭某某滥伐林木一案时,通过积极沟通、释法说理,促使谭某某就受损生态主动赔偿与修复;充分考量谭某某认罪态度,积极协调案发地政府将谭某某作为义务护林员使用,并建议视其后续表现考虑将其纳入乡镇护林员公益性岗位中,让“破坏者”成为“守护人”。考虑到谭某某的量刑情节、认罪态度及履行生态修复义务情况,最终向法院提出了缓刑量刑建议。在世界环境日当天,该工作做法被“四川检察”转发推广,系全省被转发的6件典型案例中达州市检察机关唯一入选案例。在办理付某某非法狩猎案中,达州市、万源市两级检察院检察长在案发地分别就是否适用劳务代偿方式抵偿野生动物资源损失费用、是否酌定不起诉问题主持召开公开听证,以公开审查方式促进办案公正,以案释法加强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法治宣传。该案也是达州市检察机关办理的全市首例劳务代偿民事公益诉讼案。


  延伸检察职能,促进社会治理


  一是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陕西省紫阳县、重庆市城口县签订《关于任河流域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协作机制的意见》,推动三省四县市共同开展巡河、巡山、实地走访工作,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二是深入推进跨部门合作,树立“双赢、多赢、共赢”执法理念。在办理付某某非法猎捕案中,加强与自然资源、花萼山自然保护区管委会等部门的协作配合,依托其专业优势出具付某某以劳务代偿生态修复费用的方案并对其劳务代偿实施监督,确保生态得到有效修复。联合公安机关、自然资源等部门在“赶场天”到案发地对林业资源保护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效果进行法治宣讲,并对老百姓关心的林木砍伐政策法规和申报流程重点解读,及时做好案件办理的后半篇文章。三是创新推进“检媒”协作,确保生态环境检察工作质效。注重通过网络、媒体等平台宣传生态环境检察工作,有效提升社会认知度。如在办理达州市首例行政许可违法案——万源市自然资源局怠于履行对隔龙洞灰石厂违法占地行政公益诉讼案中,通过“检媒联动”,采编回访节目,有效回应了社会关切,确保案件社会效果,该案工作成效得到群众充分肯定。


  生态环境保护永无止境,生态检察探索亦是如此。万源市检察院将持续深入学习周永开同志先进事迹,以“检察蓝”护航“生态绿”,用心用情守护好花萼山自然保护区的山川草木!


编辑:潘可馨
万源长安网版权所有